查看: 103|回复: 1

关于刑事报案, 那些你不能错过的知识点(上)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0 17: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泽刑辩
愿意做夜空中最亮的星
永远在你身边



【导语】人不见了、钱被骗了、头被打了、刚投资完老板跑路了……遇到这种十万火急的事儿急需警察蜀黍来帮忙,可是派出所那么多,应该找哪家?材料那么厚,应该带哪些?线索那么多,应该怎么梳理?案情那么复杂,应该如何厘清?终于摸清点门路跑到派出所去报案,却吃了闭门羹,又该怎么办?



在执业过程中,遇到不少当事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因为不熟悉立案条件、不清楚是否构成犯罪、不了解是否可以通过刑事立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没有及时提出控告;要么向警方报案,却因为不熟悉刑事报案流程而未提供有效地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及线索,或是提供的线索和证明材料因不符合法定要求而达不到立案标准,使得接报案机关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是否属于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由此导致许多案件错过了最佳的受理时间。

那么,要想成功地进行刑事控告,有哪些知识点是我们必须get的呢?

一、谁有资格报案?——确定刑事控告的适格主体



由于职业的关系,不时接到这种类型的咨询:我的亲戚/朋友被人骗了,该怎么办?我能去报案吗?面对诸如这种“我有一个朋友”系列,笔者在此要大声告诉你——Yes, you can!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主体均具有报案资格:

1、被害人本人
作为犯罪行为最直接的侵害对象——被害人本人,当然享有报案的权利。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2、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作为被害人最为亲近的人,除享有《刑事诉讼法》所赋予的公民对犯罪行为的举报权外,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报案权利。

举个栗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3、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人都享有举报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享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权利。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一旦发现了犯罪行为或者犯罪嫌疑人,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行使你的报案权利!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二、怎么报案最好?——确定报案的方式

明确自己享有报案的权利之后,你需要清楚的是:要怎么选择报案的方式?一般来讲,我们最常用到的报案方式无外乎几种:电话报案、口头报案、书面报案、网上报案。这么多报案方式,怎么选择才是对我们最有效的呢?

1、对于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直接拨打电话报警

    面对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尤其是暴力性犯罪),一定要牢记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不要犹豫,直接掏出手机,拨打110,准确地向警察蜀黍阐明案情,尽量精准地说明地点,以便警察蜀黍及时救援。

2、对于经济类的犯罪行为,建议选择书面报案
对于经济类犯罪的案件,由于案情往往较为复杂,口头表达难免词不达意,逻辑不清,让接警人员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合同诈骗类等案件,民刑交叉部分更是让警方产生“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担忧,一旦造成错误立案,相关警员就可能承担错案责任,这也是导致经济案件“立案难”的原因之一。

以合同诈骗罪报案为例,由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纠纷之间重合度极高,光凭口述难以让接警人员对案件性质进行判断。因此,对于经济类犯罪的案件,要想有效立案,报案人应当尽量做到重点明确、逻辑清晰、材料完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侦查人员的工作量,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建议,合同诈骗罪报案时最好准备如下报案材料:
1、案发经过文字材料;
2、报案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委托律师,应当出具委托律师律所证明函和委托书)/报案公司工商登记材料(包括股东情况、营业执照等);
3、被控告的个人/公司基本情况;
4、签订合同原件/复印件;
5、收付款银行及其他支付方式的转账流水等书面证明材料;
6、招标书、担保函、银行存单、提货单等涉及或佐证交易事实书面证明材料;
7、双方沟通短信、微信、邮件书面证明材料;
8、涉及民事诉讼的诉状、判决书面材料。

3、对于涉众型经济案件,可以选择邮寄/网上报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愈发先进,各种噱头的电信诈骗、巧立名目的非法集资犯罪层出不穷,导致同一案件的被害人天南海北,司法实践中不乏诸如案件在湖南立案,被害人却远在黑龙江省的事例。传统的报案方式不仅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带来难度,也为被害人有效维权设立门槛。

同样也是得益于科技的发展,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各地公安机关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上报案平台,这样既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同时被害人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方式,足不出户地进行报案。如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推出了“涉众型经济案件报案平台”(如下图所示)



    此类公告也明确告示了被害人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网络平台报案的方式进行报案。



因此,对于涉众型的经济类案件,建议报案前多多关注相关动态,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开展报案工作。

作为一家刑事专业所,我们深深地明白,律师这个职业有其社会职责,那么无论是作为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还是作为刑事控告业务的代理律师,我们都是在为每一个当事人的每一份权益、为每一份公平正义而奋斗!用我们的行动,让刑事案件更有温度。



回复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25-2-9 05: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