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回复: 0

劳动者考虑是否申请劳动仲裁之浅见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5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统计,律师行业在过去的疫情期间其他案件数量都有减少但劳动仲裁案件大量增加。在劳动关系中处在弱势的劳动者是否要申请劳动仲裁呢?个人意见如下:
一、通过仲裁、诉讼程序能获得的收益
首先,需要对自身的案件评估。即根据具体的案件的实际情况,确认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提出的仲裁请求,并对具体仲裁请求所能主张的金额以及该仲裁请求是否能够得到仲裁机构、法院的支持等自我评估。没有人比劳动者自己更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
如果仅仅是为了出气、拖时间或恶心用人单位,直接申请即可。
二、仲裁、诉讼的成本,包括:
1. 时间、精力成本:一个劳动争议纠纷,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前置,可能后续还有一审,二审。一般来说,劳动仲裁阶段要两个月,后续加上法院的一审(一般两个月,至迟不超过三个月)、二审(一般两个月),大概在九个月左右(不包括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在心理因素上,冗长的时间是否能够接受。另外是精力成本,如果不委托律师,是否有精力和时间随时可出庭。是否有精力自我专研法律知识,做到对法律条文及适用了解清楚。
2. 经济成本:包括案件受理费、律师费、差旅费以及其他费用(如调查取证费等费用主要是公证费等)等。劳动仲裁不收取案件受理费。法院的诉讼阶段一审、二审案件收取案件受理费为10元/件,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律师费: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申请劳动仲裁、诉讼,可以节约时间、精力成本,提高胜算率,但需要额外支付律师费且不能风险代理委托。大部分省市(目前只有大湾区的深圳支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律师费用最高5000元)不支持劳动者的律师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律师费的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与案件的难易程度、代理程序有关,按阶段收费。
作为律师从业人员,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委托律师办理。理由如下:
1. 律师对案件的把握,证据的提交,举证责任的划分、流程的梳理更为专业。有些劳动者认为自己的证据充足而一股脑的把所有证据提交。比如把证人的资料都提交,在开庭前用人单位策反证人。这有时反而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2. 专业律师实务中的经验。比如,专业的律师会建议委托人,无论仲裁结果是否理想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法院立案。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满意,且对方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再撤回起诉。因为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止一个。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会选择向对己方有利的法院起诉。一般来说,劳动者都是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而用人单位会申请在其所在地的法院,考虑到诉讼成本、法院对争议问题的处理观点不同等,要求劳动者先发制人。
有任何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