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BBS
婚姻家庭
刑事案件
劳动纠纷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交通事故
网络纠纷
其他问题
积分: 0
设置
道具
勋章
任务
退出
¼
ע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红沙漠
>
论坛
›
红沙漠法律问答
›
刑事案件
返回列表
查看:
71
|
回复:
0
赠书丨10本刑事诉讼必读书籍/附:《刑事诉讼法一本通》第16 ...
[复制链接]
一径寒云
一径寒云
当前离线
积分
6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12 1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法律学社为法律从业者分享精品干货文章,感谢各位律界精英关注点赞收藏评论!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馆长给各位法律工作者推荐
10本有关刑事诉讼法
的书籍,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习到一点经验。有什么想要推荐的也可以和社长说说!
书籍推荐
01
《刑事诉讼法:规则 原理 应用》
《刑事诉讼法:规则 原理 应用》
以法解释学为基本方法,对刑事诉讼法的重点条文和基本规则作深入浅出的阐释,对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作追根溯源的探究,对刑事诉讼中的基本问题作全面深刻的分析研讨。
基础性、知识性、完整性、可读性,是本书的基本追求。
02
《刑事诉讼法》
本书自2001年出版,已经累计发行数十万册,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本次改版主要是补充增加了近年来的一些司法解释、部门规定的新内容,同时根据教学需求,适时调整篇幅、结构,对教材体例做了适当调整,使本书紧跟法律和学科发展,更加适合教学使用。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用版》
1.根据2018年10月26日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全新修订
2.重难点概念和条文加注注释
3.重点条文加注关联法条规定
4.收录相关指导案例、公报案例等裁判要旨
04
《刑事诉讼法学》
本书既立足于研究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全新内容,也对国外的先进制度理念进行了借鉴吸收,反映时代的成果。
在编写体例和内容创新方面,仍旧严格遵循刑事诉讼规律,并按照部门法学哲理化的思维,促使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和理性,在讲清刑事诉讼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尽量在理念、原理以及原则、行为、效力等问题上阐释清楚。
05
《刑事诉讼法一本通》
本书在体例上仍然采用
以法典为中心分散列举的模式,形成了以法典为主干,以相关解释为主角的编辑体系
,以保持其如下优势:
一是彰显法典之核心地位。
从规范的性质分析,法典具有源生性而解释具有派生性,通过这一编辑体例突出了法典的核心地位。
二是由散在而统一。
不同解释主体就同一问题所做出的解释,被以法律文本为顺序集中于具体条文之下,不同诉讼环节的权利行使及其内容清晰、明确,实现了不同解释在同一规范下的统一。
三是由静态之法而为动态之法。
法律文本体现了静态之法的全貌,而围绕法典所进行的解释则使法典呈现一定动态性。
06
《程序性制裁理论》
在全新修订的第三版中,作者
一方面结合刑事司法制度的变化,对原书中不合时宜的表述和论证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也对其原有的相关理论论证做了补充和完善,将一些新的理论表述充实进来。
07
《刑事诉讼的理念》
《刑事诉讼的理念》
通过以案说法,就中国目前程序正义及实体正义的关系以及刑事诉讼各项制度原则及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召开作者自己独立的思考与阐释。
文笔生动,关注现实,内容涉及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会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08
《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
《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是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刑事诉讼法时代精神变革思想的学术专著
,作者
以中国的问题,世界的视野,独到的研究方法,对21世纪新时代的刑事诉讼法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如:刑事诉讼理念的现代化,刑事司法权的优化配置,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刑事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救济机制与保障,刑事和解的博弈论,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立法化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拓展我们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学术版图,促进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完善,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09
《刑事诉讼法》
本书在整理、分析、批判传统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及实务的见解外,尝试突破传统,重新分配刑事诉讼法议题的比重,将阐释重心移转至刑事诉讼的构造原则、强制处分、证据法则、证据禁止及法庭活动等
10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
以严格证明为核心,收录了作者几年来关于刑事证据法基础理论与裁判评释的研究内容。
在内容上,包括证据法司法主题:一是证据资格,以严格证明法则及直接审理原则为主轴,重构证据能力的概念。二是证据评价,探讨以自由心证原则为架构的证明力评价及其限制问题。三是检察官的举证责任,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方向的检讨,四是以台湾本土实施的检察官到庭与法庭诘问活动为对象,分析不同模式的法庭诘问。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