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回复: 0

刑事控告的概念与区分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1-14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刑事控告的概念
刑事控告是指刑事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揭发犯罪事实、指控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追究被控告人刑事责任的行为。刑事控告不仅是被害人的一种救济行为还可以是一项律师代理的业务,律师可以帮助被害人通过分析案情、梳理证据、撰写专业文书、陪同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交材料与公安机关沟通,进行刑事控告,从而推进刑事立案以挽回被害人损失。
二、刑事控告与举报、报案的区分笔者认为,区分三者的具体含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对专门机关保障人权惩罚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编明确区分了刑事被害人的三种救济途径\方式:报案、控告、举报。刑事报案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发现有犯罪事实的发生而向专门机关揭露和报告的行为;刑事举报是指自然人或单位发现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事实而向专门机关检举揭发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相互之间的界限并不非常明确,使用方式也存在一定重合与混乱,但三者之间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别,在进行救济时选择不同的方式不仅影响立案的进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有甚者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共同点
三者都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救济途径或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均为刑事立案的材料来源,均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一百一十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可以看出在处理程序上,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报案、举报三者都必须接受并作出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进行告知。
(二)不同点
在主体方面:刑事控告的主体是一般是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没有行为能力的为其家属或其他法定关系人),而刑事报案与举报的主体是任何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包括但不限于被害人。
在指向的对象方面:刑事控告与举报存在明确的指向对象,即已经知道特定的犯罪嫌疑人为谁,而刑事报案大多数体现为只有犯罪事实而指向的对象尚未明确。
在主体与犯罪的关联性方面:刑事控告的主体直接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与犯罪行为的关联性最为紧密,刑事控告人对犯罪行为的处理结果的关注也最高。而刑事报案次之,刑事举报最低。
主体在诉讼程序上的地位方面:刑事控告人一般是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属于诉讼的当事人,享有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如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而刑事报案人是受害人时为当事人,为非受害人时为证人。刑事举报人在刑事诉讼中一般作为证人,属于其他诉讼参与人,适用证人的规定。
总结图表如下所示:



三、场景辨析:
(一)你在做生意时认识了甲,甲编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工程
项目,邀请你投资100万,你同意并将100万元投资款转账给甲,不久后甲称该工程项目失败了没钱返还,最终逃匿消失,你应该怎么办?
——对甲进行控告。
(二)你在逛街的时候看到有人正在偷窃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你应该怎么办?
——对此人的行为进行举报。
(三)你在逛街的时候一摸口袋发现自己的手机不翼而飞,你应该怎么办?
——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选择不同救济方式的影响
刑事控告,有明确的被害人、被控告人(犯罪嫌疑人)、控告请求,是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的最佳方式,也更有利于受害人挽回损失,一般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控告后会出具受案回执,使案件进入受理环节。
刑事报案,主体可能为被害人也可能为非被害人,在指向的对象不明确时(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时)宜采用报案的方式进行挽回损失。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报案后会进行接警处理,出警调查、出具受案回执,受理案件。
刑事举报,举报的主体与犯罪的关联性较低,公安机关会将举报作为线索进行侦查,有时举报可能只会作为犯罪线索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有时不会对举报人出具案件受理的相关文件。另外,由于各地公安机关的办案习惯与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在对待控告、报案、举报三者的方式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询问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了解予以选择与应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