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2021年大年初二。
在很多地区,大年初二是走娘家的时间。
就在今天。
喝酒喝开车成为了主角。
千万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不然……
后果太严重!
有可能分分钟失业、坐牢、倾家荡产!
2017年11月3日上午,北京市朝阳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对郎永淳危险驾驶案判决结果进行公示,被告人郎永淳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四千元。

接下来,我们再盘点一下酒后开车那些恐怖的成本:
一、法律上关于酒驾、醉驾的规定
醉酒驾驶致人重伤、死亡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5、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驾出事故,保险赔不赔?
对于商业车险来说,只要交警认定保险车辆是因驾驶员“酒后驾车”而出现的事故,保险公司均可以不予理赔。对于交强险来说,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以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精神和交强险的功能为依据,明确规定醉酒驾驶、无证驾驶、吸毒后驾驶的情形下,交强险保险公司仍然对受害人人身权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以上说明,商业险不赔、交强险仅在保险的有限范围内赔偿,然后还要向酒驾者追偿。超出之外的所有赔偿,都需要酒驾者和家人承担,因为酒驾者的行为,造成家庭也跟着受牵连,得不偿失。
三、酒驾的经济成本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以北京为例:2020年北京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则死亡赔偿金最高可以到1388680元(最高额),这金额还不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四、公职人员酒驾醉驾第一时间报纪委
在依法处罚基础上,属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抄告其工作单位及主管部门。
属于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中共党员的,第一时间报告市局警务指挥部,并由市局通报市纪委,对违法行为人开展党纪政纪追处。
五、“酒驾醉驾”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贷款、消费或受限制
公安机关还将与市政府征信管理部门对接,及时转递查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人信息及处罚数据,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形成联合惩戒机制。
六、无法从事多种职业
醉酒驾驶,尤其是造成事故致人伤亡的,已经触犯了很多法律法规,当然就不再有资格入党、报考国家公务员、当兵和考军校了。除此之外,律师、医生可吊销执业证;法官、检察官、公务员、教师等严重者可直接开除党籍和公职。
而广东省还规定,公务员涉嫌醉酒驾驶将被“双开”,并终生不能入党。
所以,如果达到醉酒驾驶标准,依据上述规定就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七、家庭成本,子女受牵连
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子女造成阴影,因为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伴随终生,子女报考公务员、上军警学校、入党等,政审时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
最重要的是,他人醉驾被抓或者出事,作为朋友你可能也要担责,以下三种情况,你也跑不掉:
明知醉驾者驾车而乘坐,出事故后乘坐者需要自担部分责任;
明知对方驾车,而极力劝酒导致事故发生,劝酒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明知对方醉酒,仍然把车辆借给醉酒者,导致对方酒驾出交通事故,那么借车者主观上存在过错,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恐惧吗?害怕吗?
那么就做到“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平安无事! |
|